夫妻之間若能共享這些,多半是彼此的真愛
有些夫妻能夠白頭偕老,但有些夫妻愛著愛著便相看兩生厭,最終徹底緣盡。
其中的差別,與人有關,也許很多人并非不夠好,只是不合適罷了。
但更多的,是因為兩人不懂得經營感情,以至于在平淡的瑣碎中,丟失了最初的愛意。
錢鐘書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《圍城》中,方鴻漸與孫柔嘉的婚姻正是如此。
結婚前的兩人也曾恩愛甜蜜,羨煞旁人,但踏入婚姻的圍城之后,卻被徹底困住,最終不得不一別兩寬。
他們并非沒愛過,只不過是因為結婚太匆促,沒有足夠了解彼此,一旦被婚姻撕破雙方的偽裝,彼此之間就只有無盡的失望。
而且,雙方都難以適應對方的家庭,這種不和諧的婚姻關系,也最終成了兩人分開的源頭之一。加之生活的考驗接踵而至,雙方都沒有攜手面對的決心,只能在人生的困難中徹底敗下陣來。
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姻結局,大抵就是很多人悲劇縮影。說到底,一對夫妻能否走到最后,不只要看他們是否相愛,更要看他們之間是否能做到完全地共享。
共享彼此的真實狀態,才足以了解得更深刻;共享雙方的家庭,才能打下堅固的基礎;共享生活中的苦難,才能保證婚姻的質量。
如若不然,就是不了解,不能適應對方的家庭,不能與對方扛住風雨,那么緣盡,也就是必然的結局。
與方鴻漸與孫柔嘉的婚姻悲劇相反的,是錢鐘書與楊絳先生攜手半生的真情。如果說前者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反面案例的話,那么后者就是令人羨慕的正面典型。
兩人一見如故,很快邁入婚姻殿堂,卻從未像方鴻漸與孫柔嘉那般矛盾重生,而是活成了文壇佳話,許多人眼里的神仙眷侶。
究其原因,無非是他們在相愛的基礎上,做到了方鴻漸與孫柔嘉所沒有的三個“共享”。他們向讀者證明,夫妻之間若能共享這些,多半是彼此的真愛,可能不會輕易緣盡。
01:共享彼此的真實狀態,唯有全面了解,方可避免矛盾
錢鐘書與楊絳第一見面時,便已經占據了彼此的心,但他們并沒有趕忙結婚,而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了解。
楊絳先生不止得知錢鐘書的才華,也認識到他的脾氣和性格;錢鐘書不止看到楊絳先生的內涵,也理解她的理想和信念。
婚前,他們已在內心構筑了對方真實的樣子,婚后,他們才不會覺得對方像是變了一個人,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細枝末節。
也正是因此,楊絳先生能夠忍受錢鐘書那極差的自理能力,錢鐘書也能寬容楊絳先生的小脾氣,畢竟這些,他們早已在婚前全盤接受。
婚后,二人依舊在如此共享。兩人探討學術和思想,共同體驗彼此的愛好,變得越發親密,也因此能夠走得長久。
然而,現實中的許多男女卻經常忽略這些問題。
他們被一時的感覺沖昏頭腦,匆匆忙忙便踏入婚姻進程。直到突然有一天才發現,對方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樣,他那英俊的外表下可能包裹著自己難以忍受的脾性,于是,隨之而來的就是爭吵和后悔,沒過多久就已緣盡。
離婚需要冷靜,但結婚更需要如此。把戀愛的進程拖慢一些,盡可能地了解對方的全部,共享彼此最真實的樣子,才算是愛上對方,而不只是愛上他的某一部分。如此,婚后也不會過于失望。
02:共享彼此的家庭,給婚姻一份保障
方鴻漸與孫柔嘉匆匆結婚,根本沒來得及去了解雙方的父母,直到婚后才去拜訪。
他們這才發現,對方的家庭與自己完全不合拍,雖然這樣的矛盾不至于讓他們離婚,可這也增加了許多不愉快。如果他們婚前能夠共享彼此的家庭情況,那么這種問題可能就不會發生。
原生家庭并非感情的決定性因素,卻可以從方方面面影響著婚姻的質量。想讓婚姻更安穩些,一要提前了解,二要婚后適應,否則的話,婚姻只會雞飛狗跳。
楊絳先生與錢鐘書結婚前,都對彼此的家庭有所了解,結婚時,一向主張新式禮儀的楊絳先生也愿意尊重錢家,從舊俗結婚,婚后兩人也一直在適應雙方的家庭。
在這樣的努力下,兩種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非但沒有成為兩人感情的阻礙,反而為這段婚姻提供了保障,不得不讓人佩服他們的經營能力。
共享彼此的原生家庭,就是粉碎婚姻中潛藏的矛盾,越早共享,越早適應,才能讓婚姻中的煩惱越來越少。
03:共享苦難,在逆境中不離不棄
楊絳先生和錢鐘書相愛的那些年中,并非都是一派歲月靜好,而是經常有困難發生。比如,兩人曾在特殊時期被迫做苦工,但即便是在那樣艱苦的環境里,兩人依舊不離不棄,共同熬過最艱難的時光。
后來,錢鐘書先生病重,楊絳先生必須要打起精神陪伴在丈夫身邊,但她從來沒有任何怨言。
她在兩人的回憶錄《我們仨》中寫道,她最怕的不是困難,而是怕錢鐘書會有一天消失不見。
能夠在困境中如此堅守,足以說明他們之間的愛有多么真摯。夫妻之間若能做到如此,又怎么會走到緣盡呢?
雖然由為錢鐘書先病故的原因,兩人始終沒有一起走到人生終點,但無論如何,楊絳先生和錢鐘書都為我們示范了一對夫妻該有的樣子。如果不是命運的戲謔,相信這樣的夫妻必然能夠白頭偕老。
戀愛時可能只需要喜歡和愛,但結婚卻需要不斷的經營和努力,更要懂得如何共享。
楊絳先生和錢鐘書雖然已經離世,但他們留給我們的婚姻經驗卻始終閃閃發光。學習兩人的相處,不只能讓自己擁有一段美好的婚姻,還能讓自己感受到愛和溫暖。
很多時候,我們并不是不想和對方走到最后,也不是沒有付出努力,而是用錯了方式方法。
此時,勸你一定要讀一讀楊絳先生的《我們仨》。
這本書沒有任何理論性的知識,也不會像那些婚姻寶典一樣教你怎樣經營感情,就只是在記錄著楊絳先生和錢鐘書的婚姻日常。
但正是這樣瑣碎平凡的溫暖點滴,比任何話語都具有說服力,你能從中感受到真情,也會直觀地理解,到底該如何經營婚姻。
歡迎光臨 濱海論壇 (http://www.kuangkuangkuang.c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