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 蔬菜中的“維生素寶庫”
紅薯葉堪稱維生素的“全能選手”,富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。
B族維生素
它的維生素B1含量達0.2毫克/100克,維生素B2為0.36毫克/100克,二者的含量均超過了大多數葉菜,比如小油菜、空心菜、圓白菜、芹菜葉等。
B族維生素參與能量的代謝和維持神經系統功能,攝入充足有助于抵抗疲勞、維持精力充沛。
維生素C
紅薯葉的維生素C含量為11~58毫克/100克,與柑橘類水果不相上下。
維生素C是強大的抗氧化劑,能清除自由基、延緩衰老,還參與著免疫調節,同時還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,維持皮膚彈性,并提高鐵的吸收利用率。
整體來看,紅薯葉的營養在綠葉菜中算“上等生”了,能為我們補充豐富的膳食纖維、鈣、維生素K、B族維生素等營養,并且低熱量、低碳水,對減肥、控血糖的朋友都很友好。
花式美味吃法
紅薯葉的吃法多種多樣,清炒、蒜蓉、涼拌、做湯、包餡,甚至涮火鍋,都別有一番風味。但如果從營養保留最大化的角度考慮,最推薦的吃法是“蒸”。
蒸菜是我國傳統的健康烹飪方式,相比于炒、煮等方法,蒸制屬于低溫烹調(一般在100℃左右),且食材與水的直接接觸少,能有效減少水溶性維生素比如維生素C、B族維生素的流失,還可保留更多的胡蘿卜素、葉綠素等營養。
接下來,我們就來分享幾種簡單常見又美味的制作方法。
1. 粉蒸紅薯葉
準備食材:新鮮紅薯葉一把(約200克),摘下嫩葉和嫩莖,清洗干凈,可以淋上一點點油,抓拌一下。
裹粉抓勻:將紅薯葉放入一個大碗中,撒上適量的面粉或玉米粉,用手輕輕抓勻,讓每一片葉子都均勻地裹上一層薄薄的干粉。這一步可以鎖住水分,使蒸出的菜葉不粘連、口感干爽。
上鍋蒸制:蒸鍋中加水燒開,將裹好粉的紅薯葉均勻鋪在墊有蒸籠布或油紙的蒸屜上。大火蒸3~5分鐘,看到葉片變軟、顏色變深即可。不要蒸得過久,否則會影響口感和色澤。
調味開吃:蒸好的紅薯葉取出,趁熱抖散。根據個人口味,淋上蒜泥、生抽、香醋、香油和少許鹽拌勻,就可以吃啦。
這樣蒸出來的紅薯葉,不僅完整保留了翠綠的顏色,也是原汁原味,關鍵是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營養成分。
2. 紅薯葉菜團子/饅頭
如果覺得粉蒸紅薯葉略顯單調,不妨試試在社交媒體上廣受歡迎的創意吃法——紅薯葉菜團子。它同樣以“蒸”為核心,但在形式和營養搭配上做了升級。
準備食材:紅薯葉洗凈,切碎;胡蘿卜洗凈后擦成細絲,備用。
混合:將切碎的紅薯葉和胡蘿卜絲放入大碗中,加入適量玉米面和白面(建議比例3:1),再加入少許鹽、五香粉調味。也可以淋入少量食用油(如橄欖油或香油),有助于β-胡蘿卜素的吸收,口感也更好。
攪拌:慢慢加入少量清水,將所有材料攪拌均勻,直到能捏成團即可。(這步也可以加酵母發酵,后續做成紅薯葉饅頭。)
整形:用手團成大小均勻的饅頭形狀。
蒸制:將菜團子放入蒸鍋,水開后上汽蒸10-15分鐘,直至完全熟透。
這種做法是將紅薯葉、胡蘿卜、小麥粉、玉米面結合在一起,口感更豐富,營養更全面。胡蘿卜的加入,不僅帶來了自然的甜味和鮮亮的色澤,它富含的β-胡蘿卜素與紅薯葉中的同類物質形成了“強強聯合”,對于上班族來說,能更好的守護眼部健康。
3. 紅薯葉炒雞蛋
對于上班族來說,節約時間的菜肴最“貼心”。紅薯葉炒雞蛋就很快手,兼具了速度、美味與營養,太適合忙碌的上班族和學生黨了。
準備食材:紅薯葉洗凈,可以稍微切幾刀;雞蛋打入碗中,加少許鹽攪打均勻;準備少量蔥段、蒜末。
炒雞蛋:熱鍋涼油,油熱倒入蛋液,待凝固定型后迅速用鏟子劃散成塊,盛出備用。(這步也可以直接將紅薯葉切碎后,放入雞蛋液混合,一起炒。)
快炒:鍋中放少量油,加入蔥段、蒜末爆香,隨后倒入紅薯葉和雞蛋,大火快速翻炒約30秒即可。
出鍋放鹽:關火放鹽,快速翻炒均勻后即可出鍋。
這道菜從準備到出鍋1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,色澤黃綠相間,口感鮮嫩清香。無論是搭配米飯、饅頭還是面條,都能瞬間提升一餐的營養價值和幸福感,簡單又美味。
好了,關于紅薯葉的分享今天就到這兒了,大家還有什么好吃又獨特的吃法嗎?歡迎評論區留言。
來源:科普中國
歡迎光臨 濱海論壇 (http://www.kuangkuangkuang.co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