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人,渡心,渡自己
麥家說:“人生海海,山山而川。”
人這一生,是蒼茫大海,是萬里河山。會遇到狂風暴雨,亦會遇到萬丈迷津,會有不知所措,亦會有無可奈何。
但真正的精彩,卻是懂得如何在狂風暴雨后看到晴空萬里,如何在萬丈迷津中找到一絲曙光,如何從不知所措走向海闊天空,如何在無可奈何中尋得一番天地。
而這一切,都靠“渡”。
在渡人中練就格局,在渡己中習得智慧,在渡心時修身養性。
渡人是格局
行走人世間,來往無數客,有人給山河添色,有人使日月無光。
但是,沒有人是一座孤島,也沒有人會一帆風順。
他人有難時,幫襯一把,助他早日脫困,是渡人。
他人迷茫時,指點一下,讓他不再原地盤旋,也是渡人。
他人為難時,給個臺階下,懂得得饒人處且饒人,更是渡人。
人生,是一條長河,你既是渡河人,也是擺渡人。
即使無法改他江流,即使無法塑他梁骨。
但是,能讓他人在苦難時于心中燃起微微亮光,能讓他人在無措時眼中閃爍前行方向,能讓他人在難堪時不再一味腳趾抓地,又何嘗不是一種功德?
人生在世,只要你能多些善意,世界就能多些光亮,只要你能多些良善,世界就能多些美好。
有些人曾經傷害過你,有些人曾經刁難過你。
面對這些人,你依舊能夠看其長處,幫其難處,忘其短處,或許,這才是真正的雅量。
腹中天地闊,心中才能常有渡人船。
渡人,既是一種善良,也是一種格局。
《新書》有言:“愛出者愛返,福往者福來。”
有時候,幫助別人,亦是幫助自己;善待別人,亦是善待自己;成全別人,亦是成全自己。
渡人者,也終將渡己。
渡己是智慧
人這一生,會面臨各種境遇,會遇到各式問題。
有成功,有失??;有高潮,有低谷;有光明,有黑暗。
上一秒還是天之驕子,下一秒就有可能跌落神壇。
你越成長越會明白:命運面前,莫論公道,痛苦和磨難,注定是人生的一部分。
馬丁就曾說:
每一個強大的人,都曾咬著牙度過一段沒人幫忙、沒人支持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。
過不去,求饒了,這就是你的無底洞,但過去了,這就是你的成人禮。
的確,人生海海,潮起潮落,萬般皆苦,唯有自渡。
三毛也曾感慨:“心之何如,有似萬丈迷津,橫亙千里,其中并無舟子可以渡人,除了自渡,他人愛莫能助。”
畢竟,你不努力,沒有人替你成長,你不勇敢,沒有人替你堅強。不管任何時候,能將你從深淵拉上來的,必須是你自己。
而自渡,則是一種智慧。
是一種身處黑暗,卻毫不畏懼,依然心底敞亮的智慧;
是一種面對失敗,卻從不言棄,反而懂得復盤反思的能力;
是一種深陷谷底,也不屈不撓,依然奮力向上的心氣。
如此,失敗便轉化為成功,低谷就變身為高地,一手爛牌也打到驚天好,即使身處橫亙千里的苦海,也能順利渡己。
渡心是修行
同樣擁有半杯水,悲觀者會因一半是空的而傷心,樂觀者卻會因一半是滿的而開心。
同樣得到一朵玫瑰,悲觀者會抱怨被刺扎了手,樂觀者卻會感嘆花香芬芳。
幸福的真諦,永遠不在于你擁有什么,而在于你如何看待。
林清玄曾說:“人生需要準備的,不是昂貴的茶,而是喝茶的心情。”
這種喝茶的心,就往往是“渡”來的。
渡心,就是看不開的事,要學會放下;解不開的結,要學會看淡;即使世界紛擾多變,也始終內心平和。
生活總是千姿百態,有的平淡,有的濃烈,有的是笑,有的是淚。
即使事事辛苦,也不能總讓心苦。
畢竟,心苦了,喜事也會變成愁事;心甜了,愁事才能變成無事。
即使時時疲累,也不能總讓心累。
畢竟,心累了,無事也會變成有事;心輕了,什么事兒都不叫做事兒。
心平和的人,處處圓融,處處圓滿。心安靜的人,容納萬物,瀟灑自在。
慧開禪師有句話說得好:“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,若無閑事掛心頭,便是人間好時節。”
渡人、渡心、渡自己
花開花落一剎那,滄海桑田片刻間。
得不到的人,就放下;走不通的路,就轉彎,改變不了的事,就釋懷。
人這一生,就是在修行。渡人就是渡己,渡己就是渡心。
生活最終會如何,全看我們自己如何去“渡”。
永遠不要害怕一時的失意,只有經過人生的荒涼,才能抵達內心的繁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