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了,如果老伴兒先走了,有幾件糊涂事再難過也不能做
每對夫妻在結婚前都曾許下“白頭偕老,不離不棄”的誓言,然而大多數時候,即便我們未曾毀約,命運也總是讓人難以如愿。
到了一定年齡段,夫妻之間總有一個人要先走,無論先走的是誰,剩下的人都會陷入無窮無盡的悲痛之中,每每想起,都會哭得肝腸寸斷。
尤其是在一個人的黑夜里,床邊再也沒有熟悉的身影,伸手也再也摸不到那個溫暖的人,想要張開口說些什么,卻突然發現,已經沒人再聽了。
這種感覺有多苦,也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,但能懂,又何嘗不是最殘酷的事情呢?
愛人的離開,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難面對的傷痛。它不像摔倒后的疼痛那樣,只要靜心修養就會恢復,而是從它開始的那一剎那,就注定了要伴隨你的余生,你忘不了,也放不下。
可是,縱然這種感覺如此痛苦,生活依舊在繼續,屬于自己的人生還在上演,我們不能為了一個人的離開就把自己毀了,這樣對方也不會開心。
生老病死是世間常態,我們無能為力,只能選擇接受,倘若你能看開一點,那么不管是對你還是對那個逝去的人,都是一種負責。
少來夫妻老來伴,如果老伴兒先走一步,這些糊涂事再難過也不要做。
01:不要放棄自己,去陪伴對方
得知伴侶離開的噩耗時,很多人會覺得天都塌了,仿佛活著沒有任何意義,還不如隨對方而去。
可你要明白,如果你的伴侶還在,他絕對不會讓你這樣做。他想讓你好好活著,繼續你本該有的人生,并帶著他的那份愛去體驗你們都未曾體驗過的世界。如果你放棄了自己,那么你的伴侶也會很遺憾的。
更何況,你的人生也不只有愛人,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愛的人和事,你還有很多的愿望沒有實現,很多地方沒有去。這個世界上還有太多太多可愛的事物等著你去經歷,如果你先走一步,就浪費了命運賜予你的寶貴時光。
作家三毛曾在散文集《夢里花落知多少》中,談及自己對于這段經歷的感知。寫這本書時,三毛的丈夫荷西已經意外離世,這一噩耗幾乎摧毀了三毛,在荷西的墓地面前,她曾無數次想要放棄自己。
然而,當她看到每次往返墓地時,都有很多人溫柔地過來安慰她,花店的老板看到她去買花時,從來都不愿收錢,她突然覺得,荷西走了,但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可愛的人。
這些人的一言一語,都讓三毛的心重新變得溫暖,她回頭看,明白父母、朋友,連陌生人都在陪著自己,頓時覺得釋然。
愛人走了,但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愛你的人,他們很在乎你,也很需要你,你也可以為了他們而活著,或者去認識更多可愛的人。
當然,還有你自己,你的工作、事業、愛好,都還在繼續著,這些都將是你活著的意義,所以千萬不要放棄。
02:不要害怕孤獨,這也許是生命的禮物
老伴兒走了,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孤獨。從今以后,你可能要一個人吃飯,一個人逛街,一個人面對所有的悲歡離合,甚至不再有一個可以談心的人。
你很害怕這種感覺,總覺得前方灰暗無比,殊不知,一切沒有你想象得那么難,因為真正的孤獨并不是獨身,而是你的靈魂是否空蕩蕩。
如果老伴兒走后,你的生命里只剩下吃飯睡覺,那么你怎么都是孤獨的。
但如果,你繼續著你的事業,去體驗其它美好的生活,沉浸在喜歡的事情中,你的靈魂被填滿了,那么未來的你自然會覺得無比充實。
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很豐富,一個人也可以把日子過得熱烈滾燙,關鍵不是身邊有沒有人陪,而是靈魂和思想是否豐盈。
愛人離開之后,把生活重心放在喜歡的事情上,把每天的日子都安排得精彩紛呈,這時有沒有人陪你已經不再重要,你自己就可以把握人生。
其實,晚年獨自生活也可以是命運的饋贈,因為經歷了那么多事,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家庭瑣事上,終于可以一個人靜下來,不在意任何人,只為自己而活。這樣的日子,可能就沒有那么累了。
03:不要不在意錢,它可能是你生活的保障
曾在網絡上看到一個故事,一位老人在愛人離開之后,把所有的錢都留給了子女。
他本以為自己什么都不再需要,卻不想突然有一天住進重癥監護室,需要一大筆手術費,這時子女們開始互相推諉,糾纏幾日才不得不掏出錢,但他們當時的嘴臉深深刻在了老人心里。
他開始后悔自己把錢都給子女,畢竟有些子女真的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孝順,如果自己能把錢握在手里,也不至于看人臉色。
不得不承認,這就是現實。不是所有的子女都如我們料想的那般乖巧孝順,如果你覺得老伴兒走了,不需要錢了,便把所有的錢都留給子女,可能你的生活會變得很被動。
不管何時,錢都是一個人生活的保證,可以將一部分錢分給自己,但一定要給自己留一些,以防萬一。
有錢才有安全感,有錢才能自由,握緊手里的錢,可能也就握住了晚年的歡愉。
人到晚年,如果老伴兒先走一步,請不要做以上幾件糊涂事。
電影《泰坦尼克號》中,露絲看到杰克的死亡,曾打算就此陪伴他離去,但就在最后一剎那,她突然想起了杰克對她的囑托:我希望你好好活下去。
于是她吹響了那個救命的哨子,帶著杰克的愛一直活到了生命終點。
你的愛人在彌留之際,也必然希望你能夠好好活著,你當時答應過他,這就是你對他的承諾。
如果你暫時找不到生命的意義,不如就想一想對愛人的誓言,也許為了他的希望而活,就是你對他最大的深情。
所有人都希望你能夠好好活著,你自己也應該如此。
EN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