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過五十,請你用這三種方式富養自己
近些年來,越來越多的人懂得了“富養自己”的意義,尤其是一些歷經世事的中年人。
他們的前半生活得太累,賺錢養家、照顧子女、贍養雙親,每一刻都在負重前行,似乎沒有一天真正為自己活過。
也正是因此,到了五十歲左右,許多事情都已塵埃落定,他們想要真正為自己活一場,想要在后半生里盡力過得幸福些,哪怕只是一點點。
能夠想到富養自己,是一種莫大的進步,畢竟世界本就是自己的,讓自己幸福比什么都重要,然而卻沒有多少人真正懂得“富養”自己的意義。
所謂“富養”,并不是任性的花掉所有錢,讓自己盡可能活得奢靡一些,而是滋養我們的心靈,由內而外地改變自己。
正如著名作家楊絳先生,她從未講究過吃穿,即便功成名就,家中也依舊簡樸如初,可她仍然是許多人富養自己時最好的榜樣,因為她修煉了內心,當她活得睿智、簡單、自由時,就已經觸及到了真正的幸福。
楊絳先生曾說:“人生實苦需修煉。”
每個人終其一生,都在修煉自己的一顆心,越是修煉得當,就越能得到真正的富養。
讀過楊絳先生的書才明白,人過五十,聰明人懂得用這三種方式富養自己,福氣自然來。
01:靈肉統一,端正自己
楊絳先生這一生過得并不容易,年輕時經歷動蕩,晚年時又不得不接受丈夫和女兒相繼離世的消息,最后一個人隨著時光的流逝走到人生終點。
然而,不管命運如何侵襲,楊絳先生始終沒有放棄對生的渴望以及對人生的思考,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中,楊絳先生克服身體上的疼痛,將自己對這一生的回憶與總結寫在了書中,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《走到人生邊上》。
正如這本書名所言,那時的楊絳先生已經是一個見識過人生百態,靠近生命終點的人,但也正是這樣的位置讓她得以回顧自己的一生,有資格把人生、生死、命運等沉重的話題娓娓道來。
在這本書中,楊絳提到,見識過這么多的人和事后,她發現人就是靈與肉的結合。靈是人的良心、本性,而肉就是人的血肉之軀。
靈要求人們端正自己,但血肉之軀里卻有無窮無盡的欲望,當靈與肉不能統一時,人生就會充滿矛盾。
比如有些人明知很多事情違背良心,卻常??刂撇蛔∽约海朔N情況下,他們就會活得很糾結,也就與幸福無緣。
唯有靈肉統一,才能真正過得快樂,而做到這一點,則需要妥協。
人這一生不可能完全憑著良心做事,一點也不犯錯,但也不能任由欲望滋生,每每任性為之。最好的方式就是適當妥協,盡可能做一個端正良善之人,也能偶爾寬容那些無傷大雅的小事,在良心與欲望中找到平衡,就不會活得那么難熬。
當然,還要經常反思自己,哪些事該做,哪些事不該做,久而久之,人就能控制自己,從而達到靈肉的統一。
富養自己,并不是任由自己胡鬧,因為這樣的你只是得到了一時的快活,終究還是要陷入無窮無盡的悔恨之中。
而是應該讓自己良心與欲望始終保持平衡,你過著較為喜歡的生活,也不會受到良心的譴責,每一天都極為安穩,就已經是普通人最夢寐以求的幸福了。
02:接受世事無常、人性復雜,培養好心態
楊絳先生認為,在這個世間活著的確很苦。你老實一點吧,別人就會欺負你,你張揚一些吧,別人就會抨擊你,你成功一些,又有一群人嫉妒傷害你。
除此之外,你還要遭受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擊,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與意外,以及命運無情地戲弄,有那么一瞬間,你感覺活著了無生趣。
但這些在楊絳先生看來,都不過是再尋常不過的事,她在《走到人生邊上》這本書中寫道:
“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,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,不同程度的效益。好比香料,搗得愈碎,磨得愈細,香得愈濃烈。”
不管是命運的無常還是人性的復雜,都是我們在這人世間的修煉,正是在與它們斗爭的過程中,我們才得到了人生的智慧。
所以面對這些時,沒必要自怨自艾,與其整日抱怨,不如將它們當成修煉。努力熬過這一程又一程,永遠保持積極的心態,那么余生的每一天,你都會過得很燦爛。
如果你將困難當成是攔路虎,那么它就會時時刻刻擾亂你的心,可若你能將這些當成是人生的修煉,也許就只想通關,不會在這些地方過多地浪費時間,當你闖過一關一關時,還會獲得更多的成就感。
這就是好心態的重要性,一個人擁有再多錢,住上再大的房子,只要心態不對,一切也只是枉然。
富養自己,就是把心放寬,把心態調整好,如果你將遇到的一切都看成是鮮花,那么越往前走,越是繁花遍地,浪漫無比。
03:經常讀書,獲得清醒的頭腦
我們之所以過得不幸福,往往不是因為沒錢,而是想不通眼前的一切。你陷在自己的思維里,怎么也走不出來,又怎么能感知到快樂呢?
想要解決這一問題,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書。自楊絳先生開始接觸書籍時,讀書就成了她這一生最放不下的事情,她從書中學到的知識,獲得的體會,都極大地豐富了她的思維,也打開了她的格局,讓她變得越來越清醒。
正如楊絳先生寫給因為讀者的信中所說:你過得不好,可能就是因為讀書太少。
真正讀書多了就會發現,很多問題都能在書中得到解答,就算得不到,你因為讀書而拓展的思維也能想到解決方法。
讀的書越多,思考就越廣闊,人生境界也就越來越高,唯有如此,你才能清醒地走過一生,始終保持最佳的心境,這才是真正的富養。
楊絳先生走了,但她的智慧卻永留于人世間。她將自己這百年來的經驗與思考,全部融入到了這本《走到人生邊上》。
人到底該如何面對生死,該如何體會人生,如何面對接下來的種種,以及如何與生命、靈魂和諧共處,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。
一個人不讀書,思維就永遠不會開闊,也自然不懂得何為幸福,只有翻開一本本書,將思考融入現實生活中,才能體會到生命的美好。
人到五十之后,希望你能用書中的這三種方式富養自己,最重要的是第三種,因為只要你開始讀書,前兩種就自然會形成。
不知道該讀什么書時,推薦你讀一讀楊絳先生的這本《走到人生邊上》,一位百歲老人凝聚一生的智慧而寫的一本書,絕對會是你這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。
EN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