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遙《人生》:巧珍沒有嫁給高加林,其實是一種幸運
人人都知道,路遙寫過一本名為《平凡的世界》的書,卻鮮有人知道,在此之前,他曾寫過一本微型的平凡世界。
這本書的名字,叫做《人生》。
和《平凡的世界》一樣,《人生》的整篇故事也是發生在陜西地區,講述的也是關于農民兒子的奮斗史。
不過,兩本書中的男主人公雖然身世背景如出一轍,但最后的命運卻大相徑庭。
《平凡的世界》里的孫少平、孫少安即使出生卑微,也依然不懼平凡,靠著自身的努力實現了財富和階層的跨越。
而《人生》里的高加林,雖然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,但始終心比天高,不想回到生養自己的黃土地上去。
如果說孫少平和孫少安是很多人的精神領袖,那高加林就是很多人,需要從中吸取教訓的負面人物。
高加林不僅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出了錯,在感情上也負了人。
那個名為巧珍的女子,默默愛了他好多年,而他卻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她的愛棄之如弊履。
善良的巧珍有多深情,高加林就有多薄情。
在這份感情之中,巧珍是主動的一方。但縱觀全書,我們會發現,高加林這個男人,根本就不值得女人主動,甚至,不值得女人去愛。
因為他身上表現出的這幾個特征,注定不會是一個佳偶。
一:要求太多
那時的陜西農村,大多數人是不刷牙的,除了少數幾個在外面上學工作的人。
巧珍雖然是村支書的女兒,但并沒有上過學,所以,她雖然長得漂亮,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姑娘。
她擁有善良樸實,樂于付出的美好品質,但也保持著農村人的生活和衛生習慣,比如:從來都不刷牙。
然而,她這個從出生起就養成的習慣,卻在某一天發生了改變。
至于改變的原因,就是高加林接受她告白的時候。
當時,高加林說:“巧珍,你以后記得刷牙。”
因為他的這句話,巧珍第二天就在自己門口刷起了牙,并成為了全村人圍觀的對象。
為此,巧珍的父親覺得丟人,大罵了巧珍一頓。
這份愛情,似乎在一開始,巧珍就處于一個卑微的地位。
而高加林呢,并沒有因為女孩的主動而格外愛惜她,反而對她處處提要求。
當一個男人開始要求一個女人的時候,就是他一心想要滿足自己的時候。
當一個男人不顧對方的處境,去要求她作出改變的時候,就是不夠真心的一種證明。
高加林剛答應和巧珍在一起,緊接著就想改變她。至少,從這個角度看,高加林愛的不是巧珍,而是自己。
他想要巧珍的形象滿足自己關于戀人的所有想象,殊不知,真正愛一個人的時候,只會允許對方做自己。
二:死要面子
高加林不做老師之后,只能回到農村老家,他的父母看著高加林賦閑在家,于是讓他拎著籃子去賣饃。
他內心是拒絕的,但也只能硬著頭皮選擇了接受。
但是,當他真正站在集市上時,他發現自己根本就做不到。他不敢吆喝,也不敢叫賣,只能看著人來人往,深感無奈。
其實,還有一個原因,他怕遇到自己認識的人,怕別人看到自己的處境后,讓自己顏面盡失。
當他無意間聽到一位同學媽媽的聲音之后,他立馬就躲了起來。
表面上看,是高加林的自尊心在作祟,實際上,是他把面子看得太重。
他不想承認自己是農民的身份,覺得很丟人,也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卑微的命運。
這樣的他,和《平凡的世界》里的孫少安差得太多了。
同樣是農民的兒子,孫少安就可以拿著白菜在集市上販賣,而高家林就只能躲起來,選擇做一個鴕鳥,將頭顱埋在沙土之中。
后來的他,放棄了賣饃,直接去了縣文化館閱覽室,他在那里,看了半天的書。
他喜歡閱讀,但此時的行為,不過是對于賣饃這件事情的逃避。
最終,他能拿著錢回家,還是托了巧珍的福。巧珍認準了他賣不出去,就專門在橋頭上等著他,準備用最快的方法幫他解決這件事。
巧珍說:“你干脆把饃給我,我去給你賣去!”
說完這句話,巧珍拎著一籃子饃,直接去了自己的姨媽家,并聲稱這是送給他們的。
至于賣饃的錢,是巧珍從自己的腰包里掏的。
拿到錢的高加林,對她賣饃的速度百思不得其解,可他雖然疑惑,但也礙于面子沒有問出口。
母親讓他賣饃,他不好意思叫賣,女人幫他賺到了錢,他卻不覺得慚愧。
或許,在高加林的眼里,自己的面子高于一切,不僅高于母親的勞動成果,也高于變相承認自己不如女人的事實。
回到家后的他,不僅沒有說清事情的來龍去脈,還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父母的褒獎。
這樣的男人,既然為了面子可以利用女人,那么,也可能為了面子傷害女人。
可惜的是,一心迷戀高加林的巧珍,沒有看清這一點,反而還覺得自己配不上他。
往往,越是這樣的女人,越覺得男人的好面子是一種魅力,可事實上,越是要面子的男人,越不值得托付。
因為要面子的背后,是一顆高估自己、貪慕虛榮的心。
三:斤斤計較
巧珍和高加林的事情在村里傳開之后,就成了大眾熱議的對象。
這時,巧珍的父親劉立本不樂意了,在他看來,高加林家里太窮,配不上自己家的女兒。
“加林有什么出息?又不會勞動,又不會做生意,將來光景一爛包。”
身為巧珍的父親,他的看不起不僅停留在嘴上,還表現在行動上。而高加林面對這些,想到的不是討好女朋友的父親,而是當面和他作對。
某天,下地勞動,高加林當著劉立本和很多村民的面,大喊巧珍的名字,讓她走到自己的身邊來。
無疑地,這是在向劉立本證明他的女兒巧珍對自己的愛,也相當于當著眾人的面打了劉立本一巴掌。
其實,高加林大可不必將這些事放在心上,畢竟他清楚巧珍對自己的真心。可是,他沒想著要息事寧人,顧全大局,只想為自己爭一口氣。
這種處處計較的男人,心里只有自己,如果有必要,他一定舍得犧牲對方。
高加林和巧珍的這段感情,對巧珍來說,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,可對高加林來說,這個主動追求自己的女孩,只不過是自己身處低谷時的安慰劑。
所以,這種不對等的感情,終究不能善終。
高加林最后還是辜負了巧珍,但在某種程度上,我會為巧珍感到慶幸。
畢竟,主動追來的這個男人并沒有付出真心,他不僅好面子,斤斤計較,還一心想讓對方臣服于自己。
如果真的走到了一起,巧珍只會活得比現在更累。
高家林這樣的男人,女人最好慎嫁,他的這些特征,很有可能會成為女人婚姻不幸的根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