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積分
- 119220
- 注冊時間
- 2018-10-10
- 最后登錄
- 1970-1-1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|
人到中年時弄丟3樣東西,到了晚年,很有可能孤苦無依
人在晚年時最痛苦的樣子是什么?大概就是身邊沒有兒女陪伴,與另一半形同陌路,也失去了人生的意義。
正如世界名著《一個人的朝圣》中的男主角哈雷德,當別人晚年退休后都在享受兒孫滿堂的福氣時,他卻過早地失去了兒子,沒有任何子女陪伴在旁。
當別人都在牽著老伴兒的手在夕陽下散步時,他的妻子已經多年不愿和他說話,甚至對他厭棄到了骨子里。
更可悲的是,別人尚且懂得晚年為何而活,還能抓住生命中最后一點時光,但他早就心灰意冷,只等生命走到終點。
這樣的晚年,孤苦無依,凄慘無比,悲涼到心里,可這并非個例,而是現實中許多人的真實經歷。
縱觀我們周圍就會發現,晚年凄涼者不可計數,有些甚至比哈雷德更要心酸,每每看到都讓人淚流不止。
可你知道嗎?不是所有的苦難都是因為命運,相反,任何事都有因果。有些人之所以過得如此凄慘,并不是沒有理由的,正是因為他們年輕時做錯了許多事,所以晚年才淪落至此。
正如哈雷德,他本可以享受一家其樂融融的場景,本可以在生命最后一段旅程中享受人生,但這一切都被他親手毀了。
兒子因為他而離世,妻子因為他而崩潰,他的人生也因為自己的軟弱而混亂不堪。
如果你讀過哈雷德的故事就會明白,年輕時欠下的債,總要在晚年時償還。人到中年弄丟這三樣東西,到了晚年可能孤苦無依。
01:不會愛別人,弄丟了兒女
《一個人的朝圣》中,哈雷德出生于一個并不幸福的家庭里,他從小便被父母疏于照顧,又親眼經歷過父母感情破裂的事實,所以一直對親情十分絕望。
他總覺得親情就像一塊脆弱的玻璃,只要靠近一點點就會徹底破碎,以至于弄傷自己,所以他一直與自己最親近的人十分疏離,就算結婚生子后也是如此。
沒有父母不心疼孩子,只是因為不懂得如何去愛,才會與兒女們漸行漸遠。
哈雷德也是如此,兒子出生之后,他心里歡喜,也渴望去愛他,但他無法走出過去的陰影,也擔心太親近會傷害彼此,所以他一直對兒子十分冷漠。
當兒子向父親展示自己的成就時,他只是點點頭,當兒子摔倒時,他想將他扶起,但還是選擇旁觀。兒子每時每刻都想靠近父親,但他總是躲躲閃閃,久而久之,兒子便認為哈雷德不愛自己。
試問,哪個孩子能接受父母不愛自己的事實呢?尤其是在自己越是靠近,父母越是遠離之時,所以最后,兒子崩潰自殺,這也成為哈雷德心里永遠的痛。
哈雷德就像是我們身邊的很多父母,他們并不是不愛子女們,只是不懂得如何愛,害怕越是靠近越會傷害他們,才不得不選擇遠離。
但這不該是真正的親子關系,當我們隱藏起自己的愛時,也許就是對子女最大的傷害。
所以為人父母者,也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學習,不要總是陷在自己的思維里,而是應該及時調整自己。這個過程很難,但如果永遠任性為之,也許你終會弄丟子女,到晚年時孤苦無依。
02:不會溝通,弄丟了另一半
哈雷德是一個不善于表達的人,他從不會直言自己對兒子的愛,也不會刻意表現出來,因此傷透了兒子的心。
與此同時,妻子也在兒子去世的噩耗里幾乎崩潰,他看膩了哈雷德的冷漠,也厭惡他對兒子的無情,從此對哈雷德徹底死心,再也不過問哈雷德的事情。
兒子離世后的幾十年里,哈雷德的妻子不再關心哈雷德的一切,不再與他有任何的交集,雖然兩人仍舊生活在同一屋檐下,但他們始終形同陌生人。
其實,在兒子去世的那一刻,以及之后的幾十年里,哈雷德有無數次向妻子解釋的機會。他可以告訴妻子,自己并不是故意傷害兒子,而是不懂得如何表達愛,他也可以向妻子表明,他很在意這個家,只是因為童年的陰影揮之不去,不懂得如何去經營。
可是,哈雷德自始至終都選擇了最差的解決方法,那就是沉默。
如果說,溝通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的話,那么沉默就是加速所有問題爆發的根源。
因為沉默,所以兩人之間的問題只能越來越深,妻子對哈雷德的憎恨只能越來越深刻,也是因為沉默,他們度過了幾十年沒有愛意的生活,陪葬了半輩子的時光。
人心都是一點點變涼的,而我們的不溝通與不解釋就是加速這一切的罪魁禍首。
也許當你回首這一生時,你最后悔的事并不是沒有完成的愿望,而是有些事本可以化解,卻因為自己軟弱變成了一生的痛。
親人之間最大的坎不是矛盾,而是很多人從來不愿意去解決這一切,希望你能意識到溝通與表達的重要性。當你懂得與伴侶溝通時,也許再大的矛盾都會化解,你們終將是彼此最愛的人。
03:得過且過,弄丟了人生的意義
童年的經歷讓哈雷德過早地見識了人生的無奈,以至于他對生活的態度很是消極,當他接連失去兒子和妻子的愛時,他更是一蹶不振,完全喪失了活著的意義,每天都在痛苦地熬著。
直到有一天,他收到了好友奎妮的信,奎妮告訴哈雷德自己即將不久于人世,只是想要寫信告知于他。
哈雷德本想隨便寫封回信慰問好友,可就在寄信時,他收到一位陌生人的啟發。他發現自己這一生都在得過且過,從來沒有做成過什么事情,這一次他想嘗試著徒步去看奎妮,他相信就像那位陌生人所說,只要有信念,就一定能改變些什么。
就這樣,哈雷德上路了。他抗著年邁的身體,邁著沉重的步伐,立誓要一步一步走到相隔萬里外的奎妮所在的醫院,讓她感受到人世間最后一點溫暖。
沒想到的是,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改變,扭轉了他整個人生。
當哈雷德獨自一人踏上了旅程時,他終于可以靜下心來感受身邊的萬事萬物,也開始回顧自己的一生。
父母的疏忽,兒子的離世,妻子的冷漠,晚年的悲涼,這些事一遍遍地浮現在他的腦海中,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活得那么失敗,也傷害了那么多人,而這一切本來都可以挽救。
看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人群,聽著旅途中認識的人所述說的故事,再聯想到自己為數不多的人生,哈雷德突然明白,其實人這輩子真的很簡單,不過是把握每一分每一秒,盡力過好當下。
曾經犯過的錯無法挽回,但可以在剩余的日子里盡力彌補,過去的痛苦畢竟無法改變,但不能讓它影響當下的生活,所以他決定回去以后和妻子溝通這一切,將自己多年來的心路歷程向其坦白,他要在余下的歲月中好好活著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