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積分
- 119220
- 注冊時間
- 2018-10-10
- 最后登錄
- 1970-1-1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|
五十歲之后,到底誰是我們最親的人?當你知道的時候可能晚了
01:父母,是最初陪伴我們的人
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,父母是陪伴我們最多的親人,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命,同時無私的養育我們長大成人。
父母,是最初陪伴著我們的人,也是我們前半生的見證者。
按理說,父母應該是孩子最依賴和信任的人,但是,許多孩子內心卻并不親近父母,甚至非??咕芨改傅目拷?br />
徐芹和朋友提到自己的家庭時,臉色總是一副落寞的神色,她口中的父母似乎只是一個代名詞,彼此的關系尷尬且冷漠,沒有半點溫情。
小時候,徐芹寄養在親戚家里,父母外出工作,自然對她疏于陪伴,她內心渴望得到父母的愛,卻一次又一次失望;長大后,她已經能夠獨立應對生活的問題,既不需要父母的關心,也不再把脆弱的一面展露在父母面前。
親子關系原本應該親密無間,但是,生活的現實和無奈讓彼此漸行漸遠。
或許,父母并沒有給予我們充足的陪伴,但是他們卻承擔起了生活的重任,為我們負重前行。
若是父母沒有拋棄自己的責任,為人子女,即便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對父母心生怨氣,也要懂得及時與其和解。
《孔子家語》中寫道:“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?!?br />
一個人此生最大的遺憾,莫過于在幡然悔悟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后,又不得不接受自己無法盡孝的現實。
父母安好,人生尚有來處;父母離去,人生只剩歸途。
人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紀,大多自己也為人父母,能夠感同身受父母的愛,多一分理解和釋懷,才能少一分遺憾和后悔。
02:伴侶,是我們人生的同行者
在人生這場旅途中,我們會遇見許多志同道合的人,若是有幸和一人相識相愛,內心必然會滿足且幸福。
婚姻,乃人生大事。
一段真正幸福美滿的婚姻,少不了兩個人靈魂的共鳴,唯有彼此相互理解欣賞對方,能夠同頻的交流,才能相互扶持越走越遠。
巴菲特曾說過:“伴侶是人生最大的投資。在選擇伴侶上,如果你錯了,將讓你損失很多,不僅僅是金錢方面。”
一個真正成熟的人,會用心挑選自己未來的伴侶,多維度的去思考彼此是否合適,慎重的選擇,專一的對待。
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,一個人若是只憑借“顏值”來選擇伴侶,隨著時間的流逝,彼此的感情自然也隨之消失;如果為了一時的新鮮和刺激沖動結婚,愛情也經不起歲月的考驗。
許多人內心期待一個靈魂伴侶,卻少有人能夠懂得“伴侶”的意義。
真正的靈魂伴侶,雙方一定能夠互相了解對方的內心,愿意做彼此人生的同行者,努力去協調兩人的差異,最后步調一致的生活。
著名主持人楊瀾曾說過:“在婚姻里不只有愛,還有肝膽相照的義氣,不離不棄的默契和刻骨銘心的恩情?!?br />
每個人都應該善待和自己最親密的伴侶,莫要輕視對方給予的愛,肆無忌憚的去揮霍。
愛你的人,會心甘情愿包容你的壞脾氣,若你同樣深愛對方,也要珍惜他的愛。
一個人從婚姻到養育子女,伴侶可謂是最親密的愛人、最貼心的伙伴、最知心的朋友,唯有互相珍惜,才不會辜負了這段難得的愛情。
03:子女,是我們后半生的期許
一個人生兒育女之后會傾注自己全部的愛,撫育孩子長大成人的同時,也會有自己的期許。
常言道:“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?!?br />
人生的某一個階段,孩子幾乎是我們的全部,很多人心中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,又或者不知道如何與孩子相處,所以,稍有不慎就讓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。
有些人思維固執,認為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,然而,這份愛密不透風,讓孩子喘不過氣,長大之后只想著遠離父母。
要知道,父母和孩子之間本就存在著誤會和矛盾,畢竟雙方都是第一次擔任這個身份,同樣處于學習和了解的階段。
父親要學會理解孩子心中的夢想,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給予建議,但最關鍵的孩子要培養孩子自我選擇的能力,你終究不能陪伴孩子一生。
孩子未曾看到父母的辛酸經歷,也難以無法深刻地理解對方嘮叨中藏著的愛,多一分體諒,少一些尖銳,親子之間的關系才能穩定。
孩子看不到父母的前半生,父母亦看不到孩子的后半生,學會包容和理解,永遠是調和彼此關系的最佳選擇。
人這一生豐富多彩,從出生到成長,童年時期的稚嫩、青春期的叛逆、成年后的穩重,我們不可能每一個階段都做到完美,卻可以反思自省,別讓遺憾越積越多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