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男人面前,女人最美的姿態是:不聞不問
盧森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,令人受益頗多:
愛是沒有模式和規律的,也不可能說得清楚,但凡說得清楚的都不是愛,而是一種利益的結合。我從來不相信門當戶對的婚姻會幸福,更不相信年齡匹配,學識相似,男才女貌的婚姻會幸福。
深以為然。真正的愛沒有模式可以照搬,沒有規律可以遵循,這是一種近似于本能的內心深處的情感,是靈魂和靈魂之間的相互契合。
真正的般配和合適,并不是外在條件的匹配度高低,而是關系到兩人的三觀、性格和脾性等各方面的磨合程度。
如果在日常相處的過程中,能找到適合彼此的相處方式,就會少很多摩擦,多很多契合。如果不能,誰都不肯妥協,不肯退讓,不肯給予對方一定的理解,包容和體諒,那么無論最初如何相愛,最終依然會走散。
愛情不是一瞬間的事情,而是持久的,長期的,既然要長期生活在一起,必然免不了要磨合。
這時候如果太過自我,絲毫不肯磨平自己的棱角,不僅讓對方感受不到被愛,還會讓對方覺得,你根本不懂愛,這時候走散,幾乎是注定的。
這也是很多女人總覺得,跟男人相處久了,感情就漸漸變淡的原因。
最初在一起時,他總是很有耐心,會花很多心思追求自己,想方設法的對自己好。但是后來追到手了,慢慢地就變了。
以前咳嗽一聲,他都會覺得很緊張,如今躺在醫院的病床上,他卻在微信上說,自己在忙。
到底是人心善變,還是他本性薄涼呢?可能都有,但這并不足以影響女人的大局觀。
真正有格局的女人,不會把男人當成全部,而是將大部分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,面對男人,能做到在特定時刻,不管不問。
01:不管不問,意味著內心強大,不把男人放在第一位。
張愛玲曾經說:女人一輩子講的是男人,念的是男人,怨的也是男人,永遠永遠。
但是文學作品,往往一定的時代局限性,舊時代的女性沒有太多的人生自主權,可能會將男人當作此生唯一的依靠。
但是時代發展的今天,女人已經完全有能力主導自己的人生,她們不再把男人當成全部,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,與其討好男人,不如討好自己。
這時候再來張愛玲的這句話,就會覺得,未免有點以偏概全。
有過戀愛經歷的人到底都知道,愛一個人,就會不受控制地關注他,這幾乎是一種本能。
在這種情況下,想對男人做到不管不問,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。
可也正因如此,能做到的人,往往內心極其強大,他們沒有把男人放在價值排序里的第一位,而是將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。
她們有自己的興趣愛好,有自己的事業和追求,對她們而言,愛情只是錦上添花,而非雪中送炭。
正如亦舒曾經說:沒本事的女人討好男人,有本事的女人,只想著討好自己。
02:不聞不問,意味著給予對方充分的尊重和信任。
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即便再相愛,也不可能做到合二為一。
與其想方設法的把對方拴在身邊,不如給予對方充分的尊重和信任,讓他去做自己。
一段真正成熟的愛情,一定是勢均力敵且彼此成就的,如果總是患得患失,極其沒有安全感,要么說明愛的方式不對,要么說明感情出了問題。
如果從一開始就沒有擺正態度,哪怕一開始再相愛,也早晚會在磨合的過程中,消失殆盡。
可能會有人覺得,對于對方不聞不問,不就是不愛和不在乎嗎?
可實際上,這里所指的不聞不問,并不是指長期對男人保持冷漠,而是保持剛剛好的距離,該問的問,不該問的不問;他愿意說自己就聽,他不愿意說,也不勉強。
早晚有一天你會發現,強迫對方是沒有用的,如果他誠心隱瞞你,無論你如何逼問,都毫無意義,如果他本就坦誠,即便你不問他也會主動說。
真正好的愛情,一定是彼此尊重且彼此信任的。一味的逼迫,對方只會讓對方覺得窒息。保持一定的空間和距離,反倒更有利于感情升溫。
03:不聞不問,意味著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,先愛己再去愛人。
可能很多女人在愛上一個人時,總是很容易失去理智,為了對方什么都愿意做,可越是這樣,越是不被對方珍惜。因為在對方眼里,他已經百分百掌控了你,與他而言,你沒有了任何吸引力。
人具有一種本能的征服欲,越是得不到的,往往越想要,越是輕易得到的,往往不珍惜。
抓住對方的這一心理,對他保持適當地冷淡,反倒更容易勾起他的好奇心。
我身邊有一位同事,已經和老公結婚二十多年了,感情依然十分甜蜜,問起婚姻保鮮的秘訣,她輕描淡寫地說道:別把男人太當回事就行,好好做自己的事。
這句話看似簡單,實則隱藏著人生的大學問和大智慧,每個女人都應該先學會愛己,而后再去愛人,如果你把對方看得很重,很容易就把自己看得很輕,畢竟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。
反之也一樣,如果你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,好好的提升自己,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有魅力,那么在對方眼里,你不是一張一眼就看透的白紙,而是一本無論如何翻閱,都會覺得深不可測的書本。
這時候,又何愁留不住對方的心呢。
愛情里,真正活得高級的女人,向來不會為情所困,她們不會做男人身旁的凌霄花,想著去炫耀,去攀附,而是做近旁的一株木棉,活得瀟灑又肆意,平等地站在一起。
你早晚會明白,愛情里,女人最高級的活法是不聞不問,做到你就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