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form id="drrtx"></form>
<noframes id="drrtx">
    <address id="drrtx"><listing id="drrtx"><listing id="drrtx"></listing></listing></address>
    <address id="drrtx"><listing id="drrtx"><listing id="drrtx"></listing></listing></address>

      濱海論壇

      搜索

      一位老人的頓悟:“走到人生終點才明白,

      [復制鏈接] 1
      回復
      4071
      查看
    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      跳轉到指定樓層
      樓主
      發表于 2021-8-27 20:41 來自濱海論壇APP用戶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 | 來自江蘇
       

      一位老人的頓悟:“走到人生終點才明白,最好的活法無非四個字”

       

      如果在某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,正躺在搖椅上曬太陽的你,忽然收到一封來信,一封二十多年沒有聯系的老同事寫來的信,信上說她得了癌癥,將不久于人世。

       

      那么這時候的你,會裝作看不見隨手把信扔掉,會隨便回復一句“祝你健康”寄回去,還是選擇徒步橫跨整個國家,前去看她?

       

      可能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前兩種,畢竟這樣比較理智。

       

      二十多年沒有聯系的老同事,僅從字面意義上看,并沒有太深刻的感情??赡苣阍缫淹浰L什么樣子,忘記你們之間發生過什么故事,這是一個對你來說無足輕重的人。

       

      而面對這樣的一個人寫來的信,最多只能做到隨便回復幾句,將信寄回去,別的什么都做不了。畢竟信上也說了,她是來告別的,病情已經沒有挽回的余地,何時走,只是時間問題。

       

     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,我們之所以選擇把信扔掉,或者隨便回復一句寄回去,不正是因為我們活得太理智,太清醒了嗎?

       

      可是人生當中,有些事不需要我們那么考慮得那么清楚,不需要我們計算成本和收益,算好投入產出比。恰恰正是因為我們活得太清醒了,太計較了,所以才時常會覺得很累,覺得迷茫,覺得找不到前行的方向。

       

      因為一旦結果不如我們所愿,我們就會立即失望,我們會結果而過,殊不知組成一生的,是過程。

       

      而蕾秋·喬伊斯所著的長篇小說《一個人的朝圣》,則講述了一個活得沒有那么計較、那么清醒的老人,他的名字叫哈雷德,哈雷德已經退休了,六十多歲。

       

      他在收到這封二十多年沒有聯系的老同事寫來的信時,也曾想過隨便回復一句“祝你早日康復”就寄回去,然后繼續過自己平淡的日子,但是他最終沒有這樣做。

       

      他在寄信的路上路過一個加油站,進去吃了個漢堡,跟加油站工作的女孩聊了兩句,女孩說,自己有位親戚曾經也得了癌癥,將不久于人世,然后自己徒步走過去看她,僅憑一種信念感:只要自己走過去,她就不會死,然后,她做到了。

       

      哈雷德深受啟發,他忽然想到自己走過的六十多年的人生歷程里,好像都在為了結果而活,從來沒有因為信念而活過。

       

      如果自己從這里出發,直接徒步去看往那位名叫“奎妮”的老朋友,或許奇跡真的會發生,或許她真的不會死。

       

      人生當中總要有些事,是不需要那么較真的,你相信什么,就會發生什么,這就是脫離于現實和理智之外的信念。

       

      想到這里以后,哈雷德做了一個決定:自己要橫跨英格蘭,徒步去看她。

       

      他什么都沒有準備,沒有帶手機,沒有錢,沒有任何行李,只有一雙腿和一雙腳,就這么上路了,他在公共電話亭打電話給療養院的奎妮,是工作人員代接的電話,哈雷德說:“請轉告奎妮,有一個名叫哈雷德的朋友正在走路去看她,讓她無論如何堅持下去,跟哈雷德見一面。”

       

      工作人員起初并沒有當回事,他覺得這事不可能發生,從南到北橫跨整個英格蘭,整整600多英里,怎么可能走得到呢。

       

      可他知道自己沒有瘋,他內心堅信:只要自己走過去,奎妮就不會死,只要自己走過去,就一定能治好她的癌癥。

       

      在路上,哈雷德遇到很多困難,他曾無數次想放棄,又無數次重新拾起信心。因為沒有裝備,沒有行李,沒有錢也沒有手機,他的日子過得極其艱難。

       

      鞋子磨破了,腳上起了泡,他的雙腿因為長期走路而變得淤青,疼痛難忍。遇上大風大雨的天氣時,他整個人狼狽地像落湯雞一樣,他沒有任何的安全感,僅憑內心的一抹信念。

       

      在不斷前行的過程中,他開始回憶自己六十多年的人生歷程,往日的一幕幕像電影一樣在腦海里回放。他想起自己不幸的童年,想起被父母拋棄的那個夜晚,想起自己不斷變得自閉的性格,想起自己不懂得愛與被愛。

       

      想起因為誤解自己不愛他而選擇自殺的兒子,想起因為兒子離世徹底與自己決裂的妻子。想起這么多年的點點滴滴,他好像忽然明白了很多道理,又好像什么都沒有明白。

       

      他原以為走路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,沒想到走路的過程那么難,獨自走路時,會有記憶伴隨著你,你會不斷思考自己的人生,你會后悔很多事,會想起很多遺憾。然后就會發現,被一種巨大的痛苦緊緊包裹著,根本無處可躲。

       

      哈雷德也曾沮喪地想結束自己的生命,但他最終堅持下去了,因為奎妮還在等著他,她已經知道他要走路去看她,所以一直撐著最后一口氣。

       

      最后,歷經艱難險阻,哈雷德終于走到了,一共走了八十七天,六百二十七英里,他完成了一件在所有人看來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。

       

      那么,奇跡發生了嗎?是的,奎妮真的沒有死,她在等他,等見到他以后,她最后的心愿了了,走的時候是帶有微笑的。

       

      而哈雷德,不僅讓奎妮多活了很多天,也在走路的過程中,實現了關于自我的救贖。

       

      他和兒子已經去世很多年了,他和妻子也分居了很多年,他們曾經相愛,后來彼此怨恨猶如陌生人,而自己的余生還有多久呢?自己已經六十歲了,余生還要繼續和妻子相互折磨嗎?

       

      這場朝圣和奎妮的死讓他意識到,人這一生并沒有我們以為的那么長,當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的時候,他重新梳理了自己的一生,也終于明白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什么,簡單來說不過四個字:過好自己。

       

      作者蕾秋·喬伊斯在最后寫道:“走了這么遠的路,終于找到了最重要的是什么,卻發現必須又一次放手。海浪摔打在岸上,我們心潮洶涌,一浪接著一浪,我們總也不可能一直望著。”

       

      在人生的歷程中,我們曾在意很多人,很多事,會有很多多余的情緒,可到頭來就會發現,世界是自己的,和別人毫無關系。只要過好自己,已經是最好的修行。

       

      值得愛的人不多,值得做的事也不多,不要把自己短暫的一生花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,往后余生,多停下來想一想,什么最重要,然后你就會發現,你本可以不必活得那么累的,你本可以很輕松。

       

      因為你什么都不需要操心,只需要安安靜靜地,過好自己。

       

      哈雷德實現了自我救贖,我們呢?不妨也踏上哈雷德的旅程,看看他經歷了什么,又頓悟了什么,然后重新整理行囊,好好出發。

      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
     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對反對
      沙發
      發表于 2021-8-29 11:07 來自濱海論壇APP用戶 | 只看該作者 | 來自江蘇
      回復 支持 反對

  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  發表回復

    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      本版積分規則

      關于我們|聯系我們|友情鏈接|申請刪帖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手機客戶端|網站地圖|sitemap|

     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
      国产精品爱啪在线线免费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