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之間沒有了這些避諱,其實已經越界了
有人說:“我們在不喜歡的人面前,最是清醒。”
想來也是如此,因為不喜歡,所以沒有情感的操控,能夠時時刻刻保持理性。在此期間,我們能精準識別對方的心思,認清彼此的位置,一旦對方有任何的逾越,便會立刻制止。
可在喜歡的人面前,我們常常被荷爾蒙沖昏頭腦。見他時臉紅到耳根,哪里還顧得上優雅矜持,恨不得趕緊逃之夭夭;和他在一起時總忍不住再靠近一點,只要能接近他便覺得歡喜無比,便顧不得所謂的界限。
人與人交往總有兩條線,一條是底線,一條是交往的界限,成年人在愛情里總能謹守底線,卻時常因為愛情而在不知不覺間忽略了交往的尺度,甚至忘記了男女之間該有的避諱。
但這也實屬正常,畢竟愛情本就是醉人的美酒,容易讓人頭暈目眩。只是,當你有這些舉動時就該明白,你們的關系已經變質了,需要及時應對。
男女之間沒有了這些避諱,其實已經越界了,這代表著你們默認了彼此的關系,有了這些默認,基本等于在曖昧。
01:深夜聊天,難舍難分,默認離不開彼此
你會在深夜給普通朋友發消息嗎?會在休息時間與對方聊私事嗎?
我想,多數人都不會,因為我們本能地認為深夜是對方的私人時間,要留給更重要的人,而不是像我們這樣的一般朋友。
而且,自己并不知道對方是否已經休息,又是否會影響到對方的休息,害怕會惹怒對方,與其如此,不如將原本的事情留待來日。
這就是成年人社交里的潛規則,我們會自動將自己歸類,盡量不去占用對方本不該屬于我們的時間,但當你真的喜歡上對方時,荷爾蒙就會混淆我們的意志,你不知不覺便將對方當成了親密的人,也自然不會再想起以前的規則。
就比如,你與普通朋友聊天時,總是到了私人時間便會立刻停止,可與喜歡的人聊天時,不知不覺便已到深夜,甚至還想繼續,而對方也在默許你的一系列行為。
在感情里,能否肆無忌憚的打擾對方,往往是判斷一段關系深淺的重要標志。不敢輕易打擾的人,往往是關系較為一般的朋友,而總想打擾卻又得到對方默許的,也許就是相互暗戀的人。
倘若你已經有過這種行為,說明你對他人已經產生愛意,若對方從未拒絕你,或許也說明,他與你有著同樣的心思。
感情里若是有雙向奔赴,那么結局必然就是無盡的喜悅,希望你也是如此。
02:愿意讓對方看見自己最糟糕的樣子,可以做最真實的自己,默認他很特別
電影《泰坦尼克號》中,露絲本是名媛淑女,在未婚夫面前小心翼翼,可自從認識杰克之后,她便徹底放飛自我,可以穿著隨意地在船上奔跑,可以肆無忌憚地玩耍,甚至可以不顧形象地吐口水。
難道露絲是被杰克帶壞了嗎?當然不是,而是因為杰克揭開了她的偽裝,讓她展示出了自己最真實的樣子。
即便生長在名門貴族中,露絲心中仍有一顆向往自由、無拘無束的心,但此前的愛人從不懂她,母親也只會命令她,所以她只能戴著面具生活。
只有杰克真正深愛她,能夠看穿她華麗外表下那顆簡單的心,并鼓勵她做自己。在杰克面前,露絲不再是誰的女兒、誰的未婚妻,只是一個可愛的女孩子。
她不完美,甚至有著很糟糕的一面,但這才是真實的她。
一段關系里,如果兩人始終戴著面具生活,那么他們的關系也止于表面,只有能夠放下一切,勇于直面彼此最糟糕的樣子,才是動了真感情的表現。
所以,真正的越界也許并不是打扮精致地去赴約,而是能在對方面前打呼放屁,活得自由自在。此時的男女關系必然非同一般,很可能已經相互深愛許久,只差有人能夠主動一些。
越界是一段關系的開始,把握住這一切,或許就能發展出全新的故事,只是一切都要建立在雙方都是單身的基礎上,否則便只能是害人害己。
03:不再隱藏手機密碼,可以與對方共享手機,默認他很重要
手機作為現代人最常用的通訊工具,其中隱藏著我們大部分的隱私,有時候,哪怕手機只是暫時放在眾人面前,我們也會膽戰心驚,生怕別人會不小心知曉自己的秘密。只有將手機緊緊握在手中,將密碼放在心里,才會獲得濃濃的安全感。
本質上來說,我們對別人的防御,是因為不信任,也是因為彼此的關系太淺薄,無法讓你心甘情愿地與其共享秘密。
但在喜歡的人面前,這種情況會截然相反。因為深愛對方,所以會對其十分信任,不知不會避諱手機里的內容,還會擔心對方了解的不夠多,渴望與其進行深度分享。
能夠做到這一點,兩人的關系絕對深厚無比,無需有任何的懷疑。
男女之間感情積累到了一定程度,就會變得愈加親密,連基本的忌諱也會被忽略。
如果兩人可以在深夜暢聊,向對方袒露自己最糟糕的樣子,甚至與對方共享手機密碼,多半說明兩人的關系已經越界。
越界,是幸運也可能是災難。
對于本就處于單身的人來說,這或許就是兩人關系的轉折點,不久之后,也許雙方就會成為真正的情侶。
但對于無緣或者已有愛人的成年人來說,這將是一項極其嚴苛的考驗,一旦跨不過去,便可能名聲盡毀,一無所有。
大部分人都很自私,總想在現有的感情之外去嘗試全新的體驗,可一旦邁過該有的界限,便很難全身而退。
終有一天你會發現,越界所帶來的一時興奮,遠遠無法與失去一切的愧疚感相提并論,倘若討論時光能夠重來,你絕對不會這樣選。
既然如此,為何不在尚能改變的時候,盡量避免悲劇發生呢?
任何一個不經意的選擇,都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的人生,任何一次克制和理智判斷,都可以將悲劇扼殺在搖籃里,希望你是后者,而后擁有最恰當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