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間最要不得的相處模式
問:如果一開始兩個人就不合適,卻結婚且有孩子了,怎么辦?
我覺得離婚對兩個人都好,但他不愿意離婚。
您肯定很奇怪,一開始就不合適,為什么還要結婚?
因為結婚前并沒有覺得兩個人有多么不合適,直到結婚以后,才發現兩個人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在一起、在一起就是個錯誤。
這可能是我自身的原因,我是一個從小到大都缺乏愛的人。
小時候,別人家女兒是吃得飽飽的去上學,而我是餓著肚子去上學;
別人家的女兒下雨了有大人送傘,而我要么淋雨回家、要么蹭別人的傘。
所以,可能因為這樣,我的內心是極度渴望愛的。
而且,我也極度想擺脫原生家庭,并給自己的心靈找個依靠,我找到的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結婚組建自己的家庭。
當然,我知道或者說我從一開始就知道,通過結婚組建新家庭以擺脫原有家庭的方法,并不有效。
但我還是這么做了,大概太迫不及待,也認為我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讓自己能夠擺脫原生家庭。
因為有這種迫切在,所以我最初和他在一起,也并不全是因為愛,更多的是因為我覺得這個人對我好。
我能夠掌控這段關系,和他在一起我沒有被拋棄的這種造成不安全感的可能。
再加上他父母的催婚,我們就結婚了,結婚就懷孕有了孩子。
有了孩子的第一年,有次不知道因為什么我不理他,然后他也就不來哄我。
在孩子剛出生的情況下,我們冷戰了半年。
半年里,他都不主動聯系我,也不給我打視頻說看看孩子。
我認為大人再怎么樣,也不能不管孩子,每次都是這樣,一冷戰都能冷戰很久。
每次和好我都跟他說冷戰傷感情,要他來哄哄我,每次他都答應。
但一到真正發生點什么的時候,他就又開始躲避,不解決問題。
冷愛回復:
顯然,這個故事從開頭就是個悲劇。
我很同情上述女主,她是一個可憐人,不僅從小缺愛,長大后也沒有進入一個充滿愛的關系。
可以說,她一生都在試圖療愈童年的創傷。
我想給她三條建議:
第一,如果想要真的療愈創傷,請用正確的方式療愈。
就好像一個人得了心臟病,想解決自己的心臟病,正確的方式是找一個心臟病的大夫動手術。
而不是隨便沖到馬路上拉住一個路人跟對方說:“我的心臟很痛,我很痛苦,你來幫我動個手術。”
這個路人,沒有治愈的能力。
丈夫也許一再地答應哄,但他可能自己也沒有能力穩定自己的情緒,而今天這個結局也不是對方想要的。
所以,我覺得首先我們得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,要不然有可能會讓問題更惡劣。
在心理學的方向上成長,是療愈原生家庭創傷的最好辦法。
第二,在關系當中,一定要放下和擺脫掌控模式。
女主當初選擇和對方在一起,是因為覺得自己能夠掌控這段關系。
而現在所謂的“你要哄哄我“之類的話,就是掌控和教育的表現。
在這樣的方式下,如果不能放棄掌控的框架、專注于現在,就沒有辦法改造這段關系。
結束冷戰的方式,絕不是讓對方來哄自己,而是想辦法學會管理沖突。
解決問題的源頭,就是不引發冷戰。
就比如自己先不要主動地不理對方,就沒有冷戰問題,也就不存在哄不哄的問題。
遇到分歧學會管控分歧,自然也不會產生這樣的問題。
第三,使得自己的孩子不再重蹈覆轍,是對孩子真正負責任的方法。
“大人再怎樣,也不能不管孩子”這句話,會讓孩子變成一種借口和理由。
對于孩子來說,他的成長也是挺痛苦的。
如果夫妻關系融洽,對方當然就會理孩子;
但如果夫妻關系不融洽,孩子又不能自己用手機,而對方又不想通過你來聯系,這也沒有辦法。
所以,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跳出這種惡性循環。
這樣的話,至少孩子能夠成長在一個關系融洽的、能解決問題的家庭里。
等他長大了以后,就能解決問題,而不是讓孩子在一個冷戰、暴力的環境當中,重復這種命運。
讓孩子跳出原有的模式,是對孩子最大的祝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