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積分
- 119220
- 注冊時間
- 2018-10-10
- 最后登錄
- 1970-1-1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|
不管有錢沒錢,都別空著手去別人家做客,這是人際交往的潛規則
01: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,空著手上門,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
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喜歡傳統的繁文縟節,反而更傾向于自由自在的社交環境,但既然我們身處于人情社會中,就不可避免地要遵守某些規則。
就拿上門要送禮這件事來說,看起來沒有必要,畢竟誰也不缺那點禮物,但如果不做,便可能引起別人的反感。
很多時候,多做一些和少做一些對于我們的生活沒有任何影響,但只要選擇后者,就能避免許許多多的麻煩。
既然深知這一習慣早已根深蒂固,最好不要隨隨便便去違背,萬一造成不必要的糾葛,代價比不送禮要大得多。
人處于群居社會中,對于其中的很多規則都無法改變,便只能學著接受。有時候恰恰是一些不起眼的禮儀和情分,聯系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,促使著整個社會不斷團結發展。
身為這個社會中的個體,當然有權利特立獨行,但在一些沒有涉及原則和底線的事情上,選擇順應規則反而是最省力的一種行為,也是聰明人的做法。
02:上門帶著禮物,其實是一種禮來我往的價值互贈
很多人都認為:不過就是串門聊天嗎,何必費心準備禮物呢?這樣的話,別人不就是平白撿了大便宜嗎?
殊不知,上門帶著禮物本身就是交換價值的途徑,因為對方雖然看起來沒有付出什么,實際上在現在你的過程中所耗費的心力也不可小覷。
比如有些人來家里做客時,對方會放下一家人團聚的時間來招呼你,有些時候還需要準備上好的飯菜和茶水,如果是在對方家里過夜更是如此。別人將你當成是上帝一般好吃好喝地招待著,而你一無所出,實在也說不過去。
更重要的是,當我們去到別人家做客時,本質上是一種打擾。
尤其是在現代社會里,大多數人喜歡關起門來獨處,如果不是特殊情況,幾乎不會主動邀請別人來家里做客。若你主動上門,打擾了別人的清歡,那么拿著禮物作為補償也是理所當然。
人情社會中,大多數的聯系都建立在你來我往的基礎上。你去別人家做客,占用了對方的時間和精力,便要用禮物的形式來回饋,再正常不過。
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總說不送禮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,畢竟倘若只是空著手去,很容易被當成蹭吃蹭喝,時間久了難免招人埋怨。
倘若對方從空著手上門這件事情上積怨已深,那么你們的關系就只能到此為止了。
03:有求于人時,送禮就是誠意
正如第二條所說,現在的成年人不會隨隨便便邀請別人主動上門,同理,我們也不會隨隨便便登門拜訪,但凡主動前去,大多都是有事相求。
即便不是與對方有著利益上的往來,也可能是尋求情感上的安撫。
就像很多人失戀了之后喜歡去朋友家住幾天,此時朋友細心地招待你,花時間安慰你,付出精力來陪伴你。對方幫助你走出陰霾,那么你是不是也要有所表示呢?
不是所有的人情往來都要以禮物的形式來呈現,也不是每一次登門拜訪都要特意準備禮物,這取決于你們之間的關系和來往的頻繁程度。
但只要是建立在“求人”的基礎上的交流,最好還是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,否則對方幫了你這一次,就很難再心甘情愿地幫第二次了。
我們生活在充滿人情的社會里,必不可免地要懂些人情世故,才能走得更順暢些。這并不是讓你放棄底線和原則,成為一個極為市儈的人,而是要學會靈活的處事,偶爾順應這個社會的規則。
也許就是許多不經意的人情往來,避免了許許多多的瑣事和沖突。而不要空著手去別人家里,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,有時你多做了這一步,就表達了對他人的尊重和在乎,何樂而不為呢?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