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周
大中小學將陸續進入開學季
還剩一周調整時間
如何幫孩子收收心
告別“開學焦慮”
以更加飽滿的狀態開啟新學期
這份指南請收好
“開學焦慮”一般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、記憶力減退、反應遲緩、情緒低落、焦慮煩躁等。也有學生的焦慮表現從心理反應向生理反應發展,比如出現肚子痛、頭痛、牙痛、嘔吐等。這些并非孩子的身體病了,也非孩子“裝病”,而是焦慮情緒所導致的身體反應。
孩子們的“開學焦慮”有個體差異,原因、表現、程度也各不相同。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兩方面的行為,一是進食,二是睡眠。大部分孩子可以自我調節、緩解負面情緒,不過,如果孩子出現不想吃飯、徹夜不睡或白天嗜睡,精神抑郁,甚至出現自傷、自殘等極端行為,就要提高警惕,及時咨詢、就醫。

開學季,孩子從相對放松的家庭環境切換到緊張學習的校園環境,如何順利迎接新學期?家長可以從飲食、健康等多方面進行干預,幫助孩子緩解焦慮情緒。
開學在即,建議學生們制定和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,按時起床、學習、運動、睡覺,減少游戲娛樂時間,逐步過渡至開學模式。
首先要檢查作業完成情況,查缺補漏。根據自身學習、興趣情況,制定新學期的目標和計劃,比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復習舊知識、預習新知識。逛逛書店、圖書館感受學習氛圍,還可以購買一些書籍資料。
注意飲食均衡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,讓腸胃提前適應開學后的三餐規律。適量運動鍛煉身體,可以適當散步、跑步、做瑜伽等,幫助釋放大腦壓力,提高注意力和創造力。
托幼機構和學校是兒童青少年聚集的場所,容易發生傳染病的流行。流感、百日咳、麻疹、風疹、流行性腮腺炎、水痘、重癥手足口病、乙腦等疾病均可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,從而避免兒童青少年帶病上學。

詐騙分子利用部分家長群、班級群未設置進群確認功能的機會混入群內,“克隆”班主任的頭像和昵稱,并將同伙拉入群聊,接著冒充學校老師、班主任或謊稱受老師的委托,通過群發或添加群內家長為好友私聊等方式,以繳納學雜費、資料費、補課費等為幌子實施詐騙。警方提示
家長在收到班級群發的繳費信息時不要急于匯款或轉賬,一定要通過電話向老師核實清楚繳費情況。
同時,老師要定期核查群成員身份,對身份存疑人員要清理出群,并及時開啟入群驗證功能,避免陌生人隨意加入群聊。
近年來,不少家長給孩子購買了兒童電話手表,詐騙分子會以各種理由向小朋友借用電話手表,盜取里面的電話卡用于詐騙、洗錢等犯罪活動。
警方提示
學生不要隨意外借電話手表、手機,如電話卡被盜、被搶,應立即聯系手機運營商掛失賬戶、注銷被盜手機卡,并及時報警,以防被犯罪分子利用。
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學生信息,冒充學校老師或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與受害人取得聯系并騙取信任,隨后發送虛假釣魚網站讓受害人填寫個人信息以及銀行卡信息等,從而盜刷銀行卡實施詐騙。
警方提示
獎學金、助學貸款等政策信息通常會通過學校官方渠道(如官方網站、公告欄、班級群等)發布,不要輕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。
如收到此類提示信息,要先向老師咨詢,或登錄“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”咨詢,如確認是詐騙,應立即報警。
開學模式即將啟動
收藏好這份開學指南
迎接新學期吧
▌本文來源: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(ID:cctvnewscenter)